玉石雕塑在我国各时期的特色
玉摆饰出现大体自宋以降而盛于明清两朝。这主要得益于玉矿石的来源拓广了,而且手工业加工技术的发展,使得人们可以对坚硬的玉矿石作更加精细、快捷的加工。明代的玉摆饰较为细小,多以文人玩物为主,如秋山图、玉山子、人物雕像、小动物等。所用玉料多为青玉、青白玉及黄玉,也有使用其他杂玉料的,如南玉,汉白玉等,其艺术性及价值不及上述好玉料。
清代出现了大型的玉摆饰,其做工也更加复杂精细。民间用玉器以两江产量多也精。清朝负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苏州专诸巷,苏州玉器秀媚,内廷玉匠也多来自该地。扬州玉作豪放劲健,特别善于碾琢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重的特大件玉器。此时的玉器多以传流故事为题材进行艺术加工,如人们熟悉的八仙过海、群仙祝寿、携琴仿友、十八学士登瀛洲等等。其至出现了以整块石料雕刻的巨型摆件,如龙船、秋山行旅图等等。《大禹治水图玉山》是这一时期特大玉摆饰的代表作。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、雕刻、工艺美术的成就,集阴线、阳线、平凸、隐起、镂空、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,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,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、装饰性强的玉器工艺,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。小型玉摆饰大多独出心裁,以留皮巧雕取胜。清代重白玉,尤尚羊脂白玉,黄玉少。在业内,很多时候玉摆饰也称为玉摆件。
玉摆件是造型上更具有雕刻特征的一类玉制品。玉摆件在古代不发达,在明清时才有重大发展。解放后,因不兴装饰打扮,玉饰没有发展空间,玉摆件便成了玉器行业主要发展的品种,成就很高,故新玉摆件的工艺质量和艺术质量都很高。玉摆件主要有如下品种:
步骤/方法
1
玉山子是一种保持玉石料原形的基础上,按照“丈山尺树,寸马分人”的构图法则来表现自然景观、人文景观或历史场景,或浮雕、或深雕,使山水、树木、楼台、飞禽、人物等构成远、中、近景的交替变化,以取得玉料、题材、工巧的统一。米高,小的只十几厘米大小,以白玉为多,细腻而精巧,有沉静、典雅之书卷气,为案头摆设。大型玉山子场面宏大,气势蔚为壮观。大型玉山子是扬州玉雕的传统技艺。
2
玉座屏 又叫插牌子,是用薄片大块玉料为屏心,在其上用浮雕技法表现山水人物,然后再配硬木的屏座。由于大块玉料少见,故插牌子也是比较名贵。选料以白玉、青玉、碧玉、翡翠居多。插牌子见于汉代,明清时期盛行。